都很明显,一招鲜吃遍天,可对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段,缺少应对破解的办法,就会吃瘪。
吴光璧对上小殷,不敢有丝毫大意,长剑飘动,东纵西跃,身法轻灵之极,而出手之间,寒气阵阵,将四时之冬的招式运转到了极致。
正面交手,吴光璧还是不怕小殷,主要是担心小殷的仙物偷袭,不过吴光璧深知此时不宜久战,毕竟在道门的地盘上,随时都会陷入被围攻的境地之中,眼见一时未能取胜,趁着手中长剑与小殷的大毛笔相交时,当即用出“吞月大法”。
只是吴光璧并非要汲取小殷的真元——这个鬼丫头稀奇古怪的,天知道会吸到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,恐怕不是阴气就是死气,就是吸到域外天魔的浑沦气息他都不觉得奇怪,所以吴光璧反其道而行之。
“吞月大法”的原理是真气逆运,使自身成为负极,以负极吸引正极,如此吸纳他人真气真元为己用。但如果修为不如对手,还要以强行汲取,那么便是正极吸引负极,立时如海水倒灌江湖,凶险莫甚。
此时吴光璧就是将自身变为正极,往小殷体内倒灌真气。
吴光璧的这股“大寒”真气奇寒无比,纵然是小殷这样的天生圣体,一瞬之间也被冻僵,而且不同于先前的寒气是由外而内,这次变成了由内而外,威力更甚。
转眼之间,小殷已经被冻成一个大冰坨子,还保持着张开大嘴的惊讶模样,栩栩如生。
许多道门真人、儒门宗师、佛门高僧的境界修为很高,实战很弱,一是缺少经验,二是太过死板,一种神通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方法,而且互相之间也有克制关系,许多人只是一味套用公式,真正实力也就发挥一半,自然实战不堪入目。
吴光璧显然不是如此,不仅实战经验丰富,而且脑筋灵活,他每次失败其实不是战术层面的问题,而是战略层面的失败。
便在这时,璇玑星主再次现身,展开道果境,将吴光璧囊括其中,并召唤出一尊足有二十丈之高的巨大法相,伸出巨掌朝吴光璧抓来。
璇玑星主并不想正面强攻吴光璧,只是拖住吴光璧。若是吴光璧打她,那么她就暂避锋芒,躲到一旁,若是吴光璧不管她,那她就出手干扰并拖住吴光璧,反正吴光璧已经被她标记,逃不出她的感知。
你进我退,你退我进。
吴光璧眼见无法脱身,又改用“四海潮生剑”。
“四海潮生剑”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篇,
东海篇融汇了“北斗三十六剑诀”的妙义,南海篇取用了“慈航普渡剑典”的部分妙义,北海篇取用了“天问九式”的部分妙义,唯有西海篇,是太平道祖师的自创,极尽古怪变化之能事,若是初次遇到,极难应付。
吴光璧为李家效力多年,习得此法也在情理之中。
此时吴光璧所用就是“西海篇”,璇玑星主并不擅长近身作战,只是一个照面,胸口已经被剑气伤及心肺。
璇玑星主受伤虽然不重,但被打断施法。吴光璧一剑既占先机,后招绵绵而至,一柄长剑千变万化,任凭璇玑星主挪移闪跃,始终脱不出吴光璧的剑光笼罩,不断有金色血珠飞溅,却不落地,悬浮半空,粒粒分明。
只是璇玑星主并不惊慌,因为大冰坨子上已经出现裂纹,且越来越多,然后轰然一声,伴随着“哇呀呀”的声音,小殷出世。
s
吴光璧此时单手全力催动“无量佛掌”,却是佛门二祖的用法,一只完全由光明凝聚而成的佛掌凭空出现,轰然压下。
一掌之下,璇玑星主立时变得支离破碎,仿佛是一件被摔碎的精美瓷器。
不过这并非璇玑星主的本体,仅仅只是分身,本体已经远遁。
趁此机会,小殷终于杀到。
小殷因为年纪小,学的大成之法不多,虽然修为很高,神通很强,但手段过于单一,别说与现在的玄圣传承齐玄素相比,就是与过去的大巫传承齐玄素相比,也远远不如。这还是得了司命真君的部分传承,有所好转,以前全靠一张大嘴。
所以小殷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,一招鲜吃遍天,可对上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段,缺少应对破解的办法,就会吃瘪。
吴光璧对上小殷,不敢有丝毫大意,长剑飘动,东纵西跃,身法轻灵之极,而出手之间,寒气阵阵,将四时之冬的招式运转到了极致。
正面交手,吴光璧还是不怕小殷,主要是担心小殷的仙物偷袭,不过吴光璧深知此时不宜久战,毕竟在道门的地盘上,随时都会陷入被围攻的境地之中,眼见一时未能取胜,趁着手中长剑与小殷的大毛笔相交时,当即用出“吞月大法”。
只是吴光璧并非要汲取小殷的真元——这个鬼丫头稀奇古怪的,